土炒
2022-10-13
將凈選或切制后的藥物與灶心土(伏龍肝)拌炒的方法,稱為土炒。亦有用黃土、赤石脂炒者。
1 土炒的目的
灶心土味辛性溫,能溫中燥濕,止嘔,止瀉。明《本草蒙筌》有“陳壁土制,竊真氣驟補中焦”的記載。故常用來炮制補脾止瀉的藥物。經(jīng)土炒后,能增強補脾止瀉的功能。如山藥。
2 土炒的操作方法
將灶心土研成細粉,置于鍋內(nèi),用中火加熱,炒至土呈靈活狀態(tài)時投入凈藥物,翻炒至藥物表面均勻掛上一層土粉,并透出香氣時,取出,篩去土粉,放涼。
土的用量一般為:每100kg藥物,用土粉25~30kg。
3 注意事項
1.灶心土呈靈活狀態(tài)時投入藥物后,要適當調(diào)節(jié)火力,一般用中火,防止藥物燙焦。
2.用土炒制同種藥物時,土可連續(xù)使用,若土色變深時,應及時更換新土。
詞條內(nèi)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
(尤其在法律、醫(yī)學等領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?qū)I(yè)人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