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大學鋼琴教學計劃
【摘要】:正鋼琴音域寬廣、音色豐富,被喻為樂器之王,它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藝術。而老年學員大都眼花、手硬、記性不好,如何提高老年鋼琴班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?那么如何讓哪些想學鋼琴老年人更好的掌握鋼琴呢?下面小編個大家介紹老年大學鋼琴教學計劃,希望能幫到大家!
(相關資料圖)
老年大學電子琴教學計劃 (一)
一、目的與任務
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員在掌握鍵盤的基本技能的基礎上,進一步掌握鋼琴的功能、提高使用的能力,以適應老年大學音樂教學工作及開展音樂活動的需要。教師應在教學中鼓勵他們慢慢來,在講解樂理的過程中多加一些簡單的視唱內容讓他們多看、多唱、多抄寫。幫他們渡過認識五線譜的這一重要關口。中老年人理解力強但記憶力差,根據(jù)他們的這一特點每次授課時對新的知識點要反復講解、反復提問,強化他們對新知識點的記憶。
二、學習年限與課時安排
本課程學習一學期,每周上課一學時,學生每周練習二學時。
三、教學方式與方法
本課程教學方式以小組課為主、必要時可組織講座或個別深。
1、在彈奏技術訓練中,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,根據(jù)學生的具體情況,因材施教。
2、要遵循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的原則,加強配彈歌曲伴奏的訓練,著重提高學生的實用工作能力。
3、教學中發(fā)揮教師主導作用,來用后發(fā)式教學。
4、在技術的整體進步過程中,總有一些手指較靈活,學習快的學習者,也總有一些協(xié)調相對慢的學習者,可以根據(jù)不同的學習情況,進行小組學習。小組學習可以保證充裕的時間講解樂曲、給老年人提供“學習伙伴”,同時還有利于組織各種形式的互動學習。
四、教學要求
通過一年的教學,要求達到相當于鋼琴《車爾尼練習曲》599程度,并能彈奏相應程度的樂曲、歌曲伴奏,掌握初級鍵盤和聲,熟悉鋼琴的各種功能,各種音色、節(jié)奏特性特點。
具體要求:
1、掌握正確的彈奏姿勢,培養(yǎng)嚴格的視譜習慣。
2、訓練手指的獨立性和靈活性,初步掌握音色和基本節(jié)奏型的運用,單指和弦的掌握,和多指和弦的掌握。
3、準確地運用音色、培養(yǎng)良好的音樂表現(xiàn)能力和音樂思維能力。
4、完成《全國鋼琴考級教程》四級以下的大部。
5、基本練習:熟悉24個大、小調音價、熟練掌握三升、三降之內各大、小調的音階和琶音、及各調的主、屬、下屬三和弦的彈奏。
6、把每天,每個時段的練習都制定一個目標,集中精力的練習。不要無目的一遍一遍盲目的練習。教會學生掌握科學的練琴方法將會大大提高學習進程。
老年大學電子琴教學計劃 (二)
一、教學目的
老年人的鋼琴學習,首先應以“快樂學琴”、“以歌學琴”為主。人到了五、六十歲就會有思維遲鈍、記憶力減退、動作緩慢等表現(xiàn),老年人學鋼琴僅僅是一種業(yè)余愛好,希望退休生活過得充實,增加生活的樂趣,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學習項目,所以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學業(yè)、或成為鋼琴專業(yè)人才,只希望老有所“樂”、老有所“學”。
因此,老年學員若能經(jīng)過幾年的鋼琴學習中,能彈奏幾首中等程度的鋼琴名曲,能用常用調伴奏自己喜愛的"大眾化歌曲,甚至能自彈自唱,就達到老有所“樂”、老有所“學”的學習目的了,不需要盲目、緊張的追求考試、考級、比賽等形式。當然,對象也是因人而異。
二、教學方式及要點
1、老年人情況
老年人學習鋼琴首先要解決手指不靈活的問題,在淡化手型的前提下練習觸鍵的奏法或力度掌控,減低專業(yè)技能訓練的要求,務必達到人人學會、人人練習。
練習的過程中,老師可融入歌曲中常出現(xiàn)的彈奏規(guī)律給學生練習,讓學生容易的掌握鍵盤的位置,在新曲學習前先掌握鋼琴彈奏的常用規(guī)律。所以為了使左右手的五個手指能自如的平均發(fā)展、靈活有力、手腕輕松自如,每一天都需要練習一些手指基本功,建議他們要做到天天練、經(jīng)常練,哪怕每天10分鐘。要知道,練習鋼琴需眼、耳、手、腦、腳等器官協(xié)調運作,特別是手指的協(xié)調運動,會刺激腦神經(jīng)活動,可以鍛煉人的反應能力,延緩人腦衰老。
2、興趣學琴
老年人和青少年不同,他們認為已經(jīng)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記憶力來學習大量的曲目。很多鋼琴教程上的曲目大多枯燥無味,不為老年學員所喜愛,故此沒有興趣的學習是不長遠的,所以學習中可多放在他們認為好聽的世界名曲和大眾化歌曲上,這是老年人學鋼琴最主要的興趣與動力。當然老師可以根據(jù)學生的技術水平和愛好來選擇鋼琴曲。
3、創(chuàng)造學鋼
學習新課前,老師應積極培養(yǎng)學生思考的獨立性與學習積極性,讓學生有預習的習慣,課堂上,教師要引導性的發(fā)問,一問一答的互動學習模式,使學生高效率地獲取知識,在享受學習的快樂中逐漸學會求知,漸漸加強學生的音樂認知,不僅僅是依賴教師的教授。
4、快樂學琴,從“以歌學琴”開始
以歌學琴,即唱譜,是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。擊拍、放聲、看譜視唱,這種教學方法與老年學者喜歡唱歌達成一致,容易被學生所接受。大聲的擊拍唱譜,對于學生有著識譜的強迫性,要知道會認才會唱、才會彈,還能加強學生對新譜的記憶與掌握歌曲的節(jié)奏,有了先入為主的旋律框架,才更容易進行彈奏練習。同時可培養(yǎng)學生理解音樂的歌唱性,為處理樂感做好鋪墊,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讓學生“用手彈琴”,還要“用手歌唱”。
此外,這也是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一起練習的環(huán)節(jié),“以歌學琴”的同時,教師必須與鋼琴彈奏結合,邊彈邊帶唱,可以讓學生在唱譜的同時更容易掌握音高音準,個人練習時對彈奏的音高音準有一定的旋律音印象,彈錯了也會知道。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順帶示范演奏給學生看,起碼讓學員對新曲彈奏的鍵盤位置、旋律走向有一個初步的印象。
5、速成學琴
新曲彈奏練習,“先左手,后右手”,注重技能的協(xié)調發(fā)展,讓學生快速掌握鋼琴基礎彈奏知識。巧妙利用人的左邊肩負平衡,右邊肩負運動的生理功能,通過模式化簡易伴奏音型學習,先解決左手的音樂平衡問題,右手在鍵盤上自由地運動也就變得容易了,這樣一來,合手練習可以達到一定的速成效果。
除了先分手后合手,還可以“彈伴唱主”的形式訓練學生的彈奏協(xié)調性,即左手彈伴奏、嘴巴唱右手(主旋律),這樣可以控制學生練習過程中急功近利的心態(tài),同時控制學生練習的彈奏速度,還可以訓練學生對音符時值的對位與節(jié)奏掌握,盡量的減少錯誤,最后達到眼、耳、手、腦的協(xié)調運作。
6、練琴的耐性
教師要提醒學生,練琴要有耐性,一個樂句一個樂句的練,練不好的地方必須一個個地方抽出來單獨練習,速度要放慢,心里要根據(jù)音符的時值打節(jié)拍,甚至用手、腳打節(jié)拍。
很多急于求功的學生喜歡看到音符不考慮它的時值就彈,或者新曲到手馬上合手練習,又或者總是從頭到尾練習,最后節(jié)奏、速度極度不穩(wěn),永遠不能完整流暢的彈奏一首作品。此外學生每學會一首樂曲,最好時不時拿回來彈彈,不然很快就會忘記,慢慢彈奏的曲目量越來越多,只能選擇4、5首作為保留曲目,可以隨手彈奏。
7、老師應該多鼓勵老年學員參加小范圍公開演奏的練習
每次上課最好能用一半的時間讓學員在課堂上公開演奏(即回課)。這一方面是為了不斷提高學員的演奏膽量和信心,另一方面可以得到老師一對一的具體指導,因為每一個學員演奏中往往存在不同的問題,而有些問題,學員自己通常是意識不到的。
集體課上的回課,給學員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,可以互相學習,認識每個學員彈奏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與常犯的毛病,從而提醒自己彈奏或練習中避免犯錯,也可以從老師的點評中認識如何改善毛病。
8、回課形式與教師點評
學生可自選一首本學期學過的曲目進行演奏,分手、合手、長度、難度都不限。老年學者,腦力、眼力、手的反應不一,家務事多,練琴的時間不能保證,甚至不練琴,自己彈奏的進度慢慢跟不上,看著別人一天天的進步,自己就越來越?jīng)]信心,這種現(xiàn)象很普遍。這時他們會出現(xiàn)很多想法,編造很多理由給自己,甚至覺得老師教得太快,只照顧適應能力強的人,或覺得自己比別人笨,比別人老,再怎么也學不好、學不會,最終選擇棄學。所以平時回課彈奏,應當從減少學生學習壓力與練習負擔為前提。
除了上述所說以外,教師的點評切忌嚴謹、專業(yè),一切需以鼓勵性、培養(yǎng)學生自信為主。適當?shù)目洫劊赛c評大毛病,再私下處理小毛病。要知道高質量的鋼琴教育宗旨,必須是一對一的。
中國鋼琴教育是精英化、大眾化并存的,而在中老年人鋼琴基礎教學過程中,精英化鋼琴教育究竟能走多遠?我認為應采用大眾化的教學方法,培養(yǎng)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為佳。教學過程中需淡化規(guī)范手型與專業(yè)技能訓練,以及大量復雜的樂理知識進行教學,內容太復雜會有高不可攀的感覺。從學習左手有規(guī)律、模式化的應用訓練開始,到“彈唱”的動口、動手能力,加強識譜與協(xié)調運作,從而減輕老年人雙手彈奏的練習負擔,把學習過程變得輕松、快樂。始終貫徹辛笛應用鋼琴教學法的“四學”核心,有快樂、興趣、速成、創(chuàng)造學鋼琴四個特點。
詞條內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
(尤其在法律、醫(yī)學等領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(yè)人士。